明天,我在「方格子」的專欄將開始,這幾個星期犧牲追劇、閱讀、音樂,因為萬事起頭難且囉唆。
有一位朋友,透過問卷告訴我:「請馮老繼續寫,不要停;我是用我那少得可憐的勞保年金來支付的。算來算去,也只能意思意思聊表心意。」挺感動的。
也有朋友告訴我,「從年少時看到現在的『給我報報』,還是一樣真誠辛辣」、「和太太都是『夜深人未靜』的忠實觀眾,停播後有點失落」⋯⋯(佩服這位朋友真的資深且堅持)
這幾天,閱讀讀者的留言,發現這麼幾十年,多少讀者、觀眾、聽眾,和馮光遠我這個老傢伙一起經歷了《給我報報》的落地以及開展。
給我報報呀,其實是這樣的⋯⋯
(另外,同樣想留言給我的朋友,可以去這裡: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m7QWn)
_
上個世紀八零年代,我與老友李巨源在紐約的辦公室,展開了「給我報報」的寫作。
巨源是老美,幽默於他而言,範例俯拾即是;我成長於威權時代的台灣,能夠跟他一搭一唱,主要是,八零年代在紐約,我吸收的創作形式,幾乎都與「幽默」脫不了關係,音樂、電視、電影,短短十年,讓我急就章地練就了台灣人不熟悉的一種創作形式:parody(諧諷)。
1993年回台灣,報報風格的台式諧諷開枝散葉。隨後,台灣人也漸漸熟悉日本、英美各式的搞笑形式,台灣人的幽默感日益強大,酸民文化的成形,搞笑一事,終在台灣成立。
「報報體」作為parody的表現手法,出自於我手,是我這輩子幹過得意的幾件事之一。即便如此,我仍然衷心感激,我明白這樣的創作能被喜愛,博君一笑,是民主庇護結果。有生之年,我都欣慰能以報報體,持續地書寫台灣人的憤怒、愛、關懷,與自我解嘲。
_
明天上線,今天搶先支持馮光遠的寫作計畫:https://www.surveycake.com/s/m7QWn